首页
语言所建党节专题
语言所喜迎十九大
语言研究所深入开展党史教育
English
About
Journals
所会议平台
第十五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语音学前沿国际论坛
第二届简牍学与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学术研讨会
搜索
欢迎您访问语言研究所!
EN

《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

作者:《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 来源:科研处 时间: 2024-12-24
字号:

  部门简介

  《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成立于2017年11月,主要任务是承担《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系列语文辞书的编纂,并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新华辞书社最初成立于1950年,1956年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词典编辑室。2017年至2022年,王楠担任室主任。

  《新华字典》编辑室(新华辞书社)现有在职人员5人,其中编审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副编审2人。编辑室人员专业研究领域主要有文字学、音韵学、历史语法学、词汇学、辞书学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领导和语言研究所党委的关心支持下,2020年,《新华字典》编辑室分别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先进集体、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10-85195376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工作人员

  王楠(编审)、张定(研究员,室主任)、范文杰(副编审,副室主任)、张洁(副编审)、张铁文(副研究员)

  以往工作人员
  
郭小武(研究员)、苏颖(副研究员)、王迎春(副研究员)

  培养学生

  在读硕士研究生有7

  以往培养学生

  以往培养硕士研究生有9人

  重要成果

  《新华字典》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文盲的比例比较高,希望识字学文化的群众迫切需要一本好用的字典。国家新闻出版署时任副署长叶圣陶先生邀请北大中文系时任主任魏建功先生主持编写一本字典,并于1950年组织成立了专门的编写机构“新华辞书社”。1953年10月《新华字典》“原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词典编辑室。之后,《新华字典》的修订和维护工作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承担。从1957年起《新华字典》也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文释义、用白话文举例的字典,第一部为普及义务教育和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具权威性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被视为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新华字典》至今已经修订出版到第12版,印行6亿多册,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

  几十年来,《新华字典》与时俱进,不断修订更新,及时跟进国家语言文字各项规范标准,在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率先垂范,给读者以正确引导。

  作为“无声的老师”,《新华字典》伴随和惠及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亿万群众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良师益友,为我们国家的全民教育和文化普及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上也对《新华字典》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开创了字典的新规格”“小字典,大事业”“小部头,大文化”“小字典,大民生”“小字典,大爱心”“小字典,大作用”等。

  《新华字典》出版后,先后荣获多项奖项和殊荣。主要包括:

  1998年版(第9版)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和第三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必备书目。

  2004年版(第10版)入选教育部2005年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辞书,2006年胡锦涛同志曾把它作为优秀图书之一赠送给美国耶鲁大学。

  2011年版(第11版)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的提名奖。

  2016年,《新华字典》获得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9年,“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专辟展柜,展出《新华字典》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版本。

  2020年,第12版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

  2020年,第12版荣登“中版好书”2020年度榜。

  2021年,第12版《新华字典》APP荣登“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  献礼建党百年专栏”。

  《新华字典》在国际上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引进了原版《新华字典》。目前《新华字典》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语版。

  本室成员还参加了《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倒序本)、《现代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修订和编写,出版或发表了一系列与辞书学和语言学有关第研究成果。主要有:

  王楠

  《“无时无刻”与“无时无刻不”》,《中国语文》2010年第6期。

  《双音节动宾式人体动作词语的语义衍生方式及语义类型》,《中国语文》2013年第5期。

  《单音节动词非自主用法与消极结果义》,《中国语文》2016年第2期。

  《亲属称谓词的傲称用法与词典释义》,《辞书研究》2019年第1期。

  《〈新华字典〉第12版的新义新词语及释义》,《中国语文》2023年第3期。

  《从多音字“宁”姓氏用法的收录谈规范型工具书与语言规范》,《语言文字应用》,2024年第1期。

  张定 

  《汉语疑问词任指用法的来源——兼谈“任何“的形成》,《中国语文》2013年第2期。

  《“追逐“动词语义图》,《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1期。

  《“穿戴”动词语义图》,《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4期。

  《汉语否定不定代词的类型转变》,《古汉语研究》2019年第2期。

  《汉语否定极性词及其来源研究》,《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2期。

  《汉语多功能语言形式的语义图视角》,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

  范文杰

  《日本中世汉文古辞书标识符号的含义及来源——以〈运步色叶集〉为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三种明清小说用字释例》,《吴玉章中国语言文字研究所集刊》(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日本古辞书〈运步色叶集〉及其研究价值》,《辞书研究》,2019年第1期。

  《运步色叶集》解诂七则(《中国语言学报》第21期,2024年3月。

   张洁

  《〈文选〉李善注的直音和反切》,《语言研究》,1998年增刊。

  《李善音系与公孙罗音系声母的比较》,《中国语文》1999年第6期。

  《〈银雀山汉简〉〈张家山汉简〉和〈马王堆帛书〉通假字声母的对比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2014年第11辑。

  《语言文字工作七十年》,《中国语文》2019年第6期。

  张铁文

  《〈新华字典〉(第10版)地名条目的修订》,《中国出版》2005年第10期。

  《〈现汉〉“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部分的修订》,《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4期。)

  《字母词探源》,《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7年,总88期。

  《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进程》,《辞书研究》2017年第5期。

  《汉语中“澳洲”一词含义的变迁——兼谈汉语辞书中与“澳洲”相关字词的释义》,《辞书研究》2019年第6期。

  《阿拉伯数字引入汉语的历程》,《中国语文》2020年第6期。 

  科研项目

  主持或参与完成的院创新工程项目有:“《新华字典》(学生版)研究与编纂”(2020,负责人王楠),“大型现代汉语词典编纂与研究”(2021—2023,负责人王楠),“大中型语文辞书研究”(2024,负责人张定),“语文辞书修订研究”(2024,负责人王楠)。
  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其他重要课题有:张定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语义图视角下汉语不定代词、情态词和‘工具-伴随’介词的多功能性研究”(12CYY042),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14ZDB09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历史语义演变的专题研究”(2009JJD740014)。苏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动词、形容词语义演变研究”(19BYY169)。张铁文参与完成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规范型权威字典与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化》(ZDI135-90)。范文杰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运步色叶集》研究”(2019YYZX001),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藏汉文古字书集成与整理研究”(15ZDB097)。
  目前正在进行的主要课题有:本室人员参与院创新工程项目“大中型语文辞书研究”(2025,负责人张定)和“语文辞书修订研究”(2025,负责人王楠)。王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辞书编纂用大型多功能语料库建设与研究”(23&ZD314)子课题“权威语文辞书编修与语料库功能验证实践”。张铁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地名用字搜集整理、形音义研究与基础信息平台建设”(18ZDA29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来欧美外来词语的全息语料库建设与‘汉语化’机制研究”(21JDA050)。

  其他 
  张洁执行主编《中国语言学年鉴》(2022—2024),张洁、张定担任语言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语言学”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