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a>

图片
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摘要】刘迎、张巍:邹平方言入声变异声学与感知实验研究

作者:刘迎、张巍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5-05-06
字号:

  邹平方言:入声变异研究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课题。山东邹平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折地带,东接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钱曾怡(2001)根据山东方言的地域特点,结合山东文化历史,将山东方言分为东西两区。邹平方言归属西区,属于冀鲁官话。据《邹平县志》(1992)的记载,邹平话有四个调类,阴平、上声、去声和入声,阳平归上声,且邹平入声调没有喉塞尾。《山东方言研究》记载,除了邹平,章丘、桓台、利津三地也保留有入声(钱曾怡,2001)。随着普通话推广以及语言接触,各地入声正发生相似或不同的演变(杨秋泽,1983;高晓红,2000;董文琪,刘文,2021)。本文旨在通过实验语音学方法探究邹平方言入声单字调共时变异情况及入声在邹平方言区与非邹平山东方言区的感知差异。

  声学实验:邹平的入声字主要来源于古清入字(张树铮,2003;王小梅,2017),因此,研究选取的例字均来自邹平方言语音与中古音对应关系表(《邹平县志》,1992)。发音人为六名邹平方言母语者,三男三女,且三代以内没有外地旅居史。声学分析表明,邹平方言入声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发音人的入声调值为[33],而男性发音人则表现为[54]。一般认为,女性声调会略高于男性,然而诸多实验证据表明,女性音高不总是高于男性。如刘艺(2012)对香港声调的性别特征研究,发现男性的阳平略高于女性;山东桓台方言的入声调变异研究,也发现入声调男性略高于女性(董文琪、刘文,2022)。本研究中,男性入声调值要明显高于女性入声。在时长方面,女性发音人的入声时长显著长于男性。尽管邹平方言入声与其他方言相比未体现“短促”的特征,但就调长而言,较其他声调仍相对较短。女性入声相对时长高于男性,入声时长的性别差异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刘艺,2012;唐志强,2016)。

  感知实验:为探究邹平方言入声在邹平方言区以及非邹平山东方言区感知情况如何,本研究选取了两组被试进行感知实验,以探究阴平和入声在山东方言区的感知差异。邹平方言区被试为实验组,非邹平山东方言区被试为对照组,被试年龄在25-50岁之间,每组30人,男女数量均等。感知实验结果显示:在对自然语音样本的听辨实验中,两组被试均能很好区分入声和阴平;在对合成样本的确认实验中,邹平方言区被试对两声调存在明显的感知边界,而对照组被试无法辨认两声调,由此证明,在山东方言区的感知存在明显差异。

  邹平方言入声演化轨迹:声调的性别差异可以影响整个声调系统的演变(刘艺,2012)。男女声调系统有很大差别(石锋、王萍,2006),同一声调的产出亦存在性别差异(黄靖雯等,2023)。本研究中,女性样本四声调间离散程度更大,邹平方言声调的不稳定性主要受到女性声调演变的影响。结合时长变异的结果,女性变异速率大于男性。因此本文推断,邹平方言入声调调值为[55],[33]调为变异结果,且女性率先完成变异。虽然在本研究中尚未发现入声44调和55调,但根据前人传统调查的结果(钱曾怡,2001;艾红娟,2012),在入声演变过程中,确存在上述调类。由此,邹平方言入声的演变方向为“[55]→[54]”,“[54]→ [44]”,“[44]→[33]”。

  总结:邹平方言入声仍独立成调,入声调值和时长在性别间存在差异。入声处于动态发展当中,扩大发音人数量,进一步量化入声的变异研究大有可为。由此,本文指出以下未来研究方向:(1)入声变异的社会因素研究,如年龄等;(2)不同性别入声的演变速率差异;(3)从发声态看入声的长化现象。

 

主要参考文献

  山东省邹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邹平县志》,中华书局1992年版。

  董文琪、刘文 《山东桓台方言入声调今读变异的声学与感知研究》,《中国语音学报》2021年第1期,76-84页。

  高晓虹 《山东明水方言的声调》,《方言》2000年第3期,256-259页。

  刘俐李 《江淮方言入声时长变异实验研究》,《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449-454页。

  钱曾怡主编 《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版。

  石锋、王萍

  沈明 《内蒙古张呼片晋语的入声调》,《中国语文》2022年第5期,584-595,639-640页。

  唐志强 《安庆方言入声EGG实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46-156页。

  杨秋泽 《利津方言的阴入调》,《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3年第1期,143-149页。

  张树铮 《清代山东方言中古入声的演变》,《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第52-60页。

  王小梅 《山东滨州方言语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7年。

  刘艺 《香港粤语声调的性别特征分析》,《汉语学报》2012年第1期,第36-43,95-96页。

  黄靖雯、李爱军、李智强 《上海市区方言声调和两字组连读变调实验研究(英文)》,《中国语音学报》第19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第28-54页。

  钱曾怡主编,张树铮、罗福膳副主编 《山东方言》,齐鲁书社2001年版。

  艾红娟 《山东长山方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简介

  刘迎,曲阜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

  E-mail:ly123mti@163.com

  张巍,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实验语音学、二语语音习得。

  E-mail:weizhang@qfnu.edu.cn

 

 

原文刊于《中国语音学报》第21辑(2024年第1期)